來源:北京青年報
時間:2022-06-29北京青年報評論員 樊大彧
推動新時代首都發展,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人民群眾滿意為最高目標,將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不斷提升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更加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意氣風發踏上新征程。新時代首都發展更需要每一位市民身體力行努力奮斗,全力跑好屬于我們這代人的這一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6月27日,蔡奇同志來到北京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東城代表團,與代表們一同討論黨代會報告。蔡奇強調,貫穿這次黨代會報告的主線,就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要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更加奮發有為推動新時代首都發展,建設好偉大社會主義祖國的首都,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國首都、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首都工作關乎“國之大者”。北京要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中一馬當先,大力推動新時代首都發展。首都發展居于統領地位,全市各項工作都要向此聚焦,服從并服務于首都發展,做到綱舉目張。
從北京發展轉向首都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一系列重要講話為我們指明的方向,是城市發展理念的重大轉變,是深入回答“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這一重大時代課題的生動實踐。從單一城市發展轉向京津冀協同發展,從聚集資源求增長轉向疏解非首都功能謀發展……新時代首都發展,本質上是首都功能的發展。首都發展的核心要義是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提高“四個服務”水平,更好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新時代首都發展的根本要求是高質量發展。全市上下要深刻認識自身肩負的職責使命,聚焦科技創新,深化改革開放,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勇當首都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曾經亂糟糟的批發市場變成了國家級金融科技示范區,曾經擁堵不堪的物流中心變成了金融科技企業、專業服務機構駐地……過去10年間,北京先后退出一般制造業企業3164家,疏解提升市場和物流中心近千個,拆違超2億平方米,建筑規模和建設用地由增轉降,北京成為全國首個減量發展的城市。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大力疏解非首都功能,放棄“大而全”的產業結構,北京踐行減量發展、高質量發展理念,首都發展實現了“華麗轉身”。
首都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依托什么樣的產業?北京擁有近百所高校,集聚了大量科技智力資源,這是我們的最大優勢。在減量發展背景下,創新發展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唯一出路。過去10年間,北京打造發展新高地,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人工智能、5G通信、航天衛星、生物醫藥等產業迅速興起,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成為北京發展的“雙引擎”。
展望未來五年,首都發展必須增強憂患意識,抓住黨中央賦予北京的一系列重大政策利好,以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發展活力和動力。首都發展還要進一步彰顯國際化格局,不能等待、觀望、懈怠,要緊緊抓住和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以更加開放的胸襟,進一步拓寬國際視野,提高城市國際化程度。
未來五年,首都發展要鞏固完善高精尖產業格局,擦亮“北京智造”品牌。2021年,北京數字經濟占比超四成,經濟總量邁上4萬億元新臺階。以懷柔科學城為代表的“三城一區”,以不足6%的土地面積貢獻了北京1/3的GDP。未來首都發展要繼續前瞻布局未來產業,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堅持數字賦能產業、城市、生活,加緊布局新型基礎設施,打造引領全球數字經濟發展高地,再培育幾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萬億級產業集群。
大力推動新時代首都發展,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動新時代首都發展,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人民群眾滿意為最高目標,將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不斷提升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更加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意氣風發踏上新征程。新時代首都發展更需要每一位市民身體力行努力奮斗,全力跑好屬于我們這代人的這一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原文鏈接:
http://epaper.ynet.com/html/2022-06/29/content_400551.htm?div=-1
(責任編輯:常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