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晚報
時間:2022-06-29營商環境是為城市招來“金鳳凰”、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之一。5年來,北京優化營商環境的腳步持續加速,市場準入門檻降低,市場活力得以進一步釋放。2021年,全市新設企業累計達23.79萬戶,同比增長28.04%,創近5年新高。
10分鐘開辦新公司
根據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體系,開辦企業是考察一個國家營商環境的重要指標。
5年前,想要在北京開辦一家企業需要多久?在世界銀行2017年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顯示,彼時,在北京開辦一家企業需要7個環節,歷時24天。
2019年,北京碧海鮮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孔先生在王府井步行街開了家餐廳。連孔先生自己都沒有料到,這家餐廳竟成了全市首例僅用兩小時就辦下來的新公司。登錄“e窗通”服務平臺,提交開業申請……所有的申報事項,在1小時內就同步完成了審批和備案。當天下午,他就在東城區政務服務中心大廳領取了裝有營業執照、公章、發票和稅控器具的服務包,并通過北京農商銀行入駐窗口完成了現場開立銀行基本賬戶!皟蓚多小時就完成了所有涉及企業開辦的事項!
降門檻、縮流程,企業開辦連年提速。
就在不久前,豐臺區市民張文通過“e窗通”提交了證照聯辦申請,豐臺區市場監管局僅用10分鐘就完成了企業登記注冊審批,食品經營許可同步審批辦理完成。
對標國際先進、再造辦事流程,近5年來,北京市市場監管局不斷提升企業開辦效率,以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為“先手棋”,簡化市場主體登記手續,降低市場準入門檻。企業開辦環節由7個減到1個,開辦時間由24天減到1天,開辦成本全面減為零,95%以上新設企業通過“e窗通”平臺實現“1天全辦好”,北京企業開辦指標進入全球前20強,我國“開辦企業便利度”全球排名從第93位提升至第27位。
首推市場主體登記告知承諾制
“因為剛決定上馬的防疫物資新項目時間緊迫,我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提交了承諾制登記的申請,沒想真的實現了‘秒批’,材料剛遞進去,那邊執照就出來了!北本┚怕I商務服務有限公司辦事人員王先生興奮地展示著他剛剛辦理完畢的營業執照。
2020年2月的一天,防疫物資支援企業北京九隆偉業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在海淀區政務服務中心領取了嶄新的營業執照,成為海淀區首戶享受北京市市場主體登記告知承諾制度改革紅利的企業。
2020年,北京在全國首推市場主體登記告知承諾制,海淀、豐臺、石景山、通州、大興、順義、延慶7個區成為首批試點。申領執照,只需在承諾書上簽字蓋章,承諾已完全知曉登記機關的告知事項,對所提交申請文件、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有效性、完整性和一致性負責,并愿意自行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就能辦理了。
市場主體登記告知承諾制推出后,登記審批效率平均提升6成以上。
登記服務效能再提升,改革紅利再釋放。2021年12月15日,北京優化營商環境改革5.0版方案正式發布。從“1.0”到“4.0”,北京已累計推動改革672項。
今年,北京作為全國首批6個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之一,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4項優化營商環境改革舉措在全國復制推廣;還在全國率先實現省級全域全類型市場主體開辦“零成本”“全網辦”。
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場主體存量由2019年的208萬戶增長至223萬戶,年均增長3.47%,其中新設企業61萬戶,日均新設企業557戶,去年新設企業23.79萬戶,創近5年新高。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北京市新設市場主體9.04萬戶,同比增長14.85%。
政府監管既“無事不擾”又“無處不在”
對同一家企業進行多頭執法、多頻次執法,既會增加企業的迎檢負擔,讓企業疲于應付;也會使得執法人員的執法任務重、壓力大,導致監管成效不明顯。政府監管如何提升效能?既做到“無事不擾”,又能“無處不在”?
2021年底,北京創新事中事后監管模式,啟動“6+4”一體化綜合監管改革試點,在醫療、養老、餐飲等9個行業領域試點推行“一業一評”等創新監管模式,將企業信用評級與執法抽查的頻次和比例等內容掛鉤。同時,轉變監管思路,通過全面推進“雙隨機、一公開”,防范監管部門對市場活動的過度干預,減少部門多頭執法。目前,北京雙隨機抽查清單已納入30個部門、42個抽查領域、1079個抽查檢查事項,抽查覆蓋率達96.92%。北京晚報記者 張楠
原文鏈接:
(責任編輯:常辰)